相濡以沫 相约过百岁 您最关心-通化站 姜春起 2336022
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 > 通化站 > 您最关心

相濡以沫 相约过百岁

2017-02-20 | 来源: 通化日报

1.jpg

  于庆普和孙桂芝两位老人。记者张国威摄

  从1943年到2017年,95岁的于庆普和94岁的孙桂芝结婚整整74年。74年的风雨同舟,74年的相濡以沫,如今两位老人要相约过百岁,他们满是皱纹相握的双手诠释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。

  初见于庆普爷爷和孙桂芝奶奶,两位老人精神矍铄,一个眼神,一个动作传递的一种无言的默契。说起当初的相遇,也是一种青梅竹马的缘分。1938年,一场洪水,让于庆普一家背井离乡,举家搬到了通化县西江村,和孙桂芝成了邻居。在大人们的撮合下,15岁于庆普和14岁的孙桂芝订了亲,五年后,两人喜结连理,邻居家的“小胖丫”嫁给了读书的少年郎。

  于庆普对记者介绍说:“1938年,涨大水把我们家的房子冲坏了。没办法,我们只好搬到碟子沟去了。那时,碟子沟就这么两家,老伴家住西头我家住东头,那时候她14岁,我才15岁,老伴小名叫小胖子。老伴小时候很瘦,小手大眼睛,挺精神挺好的。”看见于庆普跟记者唠得起劲,老伴孙桂芝抢话说:“1943年十月初二,我才19岁,老头子20岁,我俩就结婚了,老头子家弄了两朵花,十二尺布,吃顿饭就拉倒了,他骑马我坐轿,到婆家就算结婚了。”

  于庆普1947年参加工作,成为新中国最早的税务工作者。那时全国还没有解放,于庆普经常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收税,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扔给了孙桂芝。4个孩子出生时,于庆普基本都不在家,在他的心里,始终怀揣着对老伴孙桂芝的亏欠。

  于庆普说:“我的4个孩子是怎么拉扯长大的?费多少力气,都是老伴干的,我因为工作原因,基本顾不上,现在想这些事儿,就觉得真的是欠她的。我的老伴儿,就是我们家的半拉天,孩子都顺利地长大成人了,他们的母亲是我们家的功臣。老伴儿没有文化,我不能因为她没有文化就和她打仗,看不起她。”

  那时,孙桂芝也习惯了于庆普早出晚归,一心扑在事业上的做法,自己则精打细算,省吃俭用照顾4个孩子成长。

  孙桂芝说:“那时,老头子工作忙,吃完饭就走。家里的活儿根本指不上他。”

  于庆普老两口就这样相携相知地走过74个年头,如今家里已是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了。说起婚姻如何长久保鲜的秘籍,于庆普表示,夫妻相处不可能总是风平浪静,难免磕磕碰碰,要学会理解,懂得宽容,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真。

  于庆普说:“两个人过日子,要懂得互相尊重,过日子过得就是心情。俺们不吵仗,都说老来伴老来伴,在生活上我们一起互相帮助,互相关怀,一生的平淡,就是秘诀。”

  在老两口的床头摆放着一张照片,这是老两口八十岁的合影,合影上写着天长地久,百年好合。于庆普告诉记者,这是他和老伴的一个约定,也是承诺,他们要相携今生,共度百年。

  通化日报 记者张国威

责任编辑: 姜春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