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洪喜:为村民义务修车22年 城事-通化站 姜春起 2338442
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 > 通化站 > 城事

刘洪喜:为村民义务修车22年

2017-02-22 03:23 | 来源: 通化日报

1.jpg

  正在焊农机具的刘洪喜。刘正帮摄

  他给笔者的第一印象,不像乡亲们口口相传的那么神,说话一是一、二是二,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,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普通农民,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人做好事不难、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的道理。他用一双巧手,在农机具维修领域辛勤耕耘,不图名、不为利,22年如一日,心甘情愿为村民义务修车,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,只要村民一个电话,他就会及时出现在现场,他身上所散发出的不仅仅是热心肠,更是新时代农民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,他就是辉南县辉南镇双龙村农机具的保护神——刘洪喜。

  在22年的农机具修理中,刘洪喜练就了一身绝活儿,他虽没有太高的文凭,但却有着异常聪慧的大脑、听力极好的耳朵、一双灵巧无比的手,不管农民需要什么样的农机具、修什么样的农用车,只要他一上手,保证一切迎刃而解,让你高兴而来、满意而归,却分文不取。

  刘洪喜做农具很特别,有自己的一套计算方法。一次,村民闫中耀要做一副耕地的圆盘挂在手扶拖拉机上,刘洪喜看了半天,无法下手,急得直挠头,他毕竟没有学过圆周率,不懂得3.1415926,他坐在板凳上抽着烟,手里拿着卷尺,左比划右比量,还是不行。老伴儿张晓云一连叫好几声吃饭他都没听见,一根接一根地抽烟。突然,他眼前一亮,马上走到手扶拖拉机跟前,用尺量了一下车轮,便有了主意,拿起焊枪下料、点焊,不一会工夫,一副圆耙做好了,往车轮上一装,不大不小正合适,等到晚上闫中耀来取耙时,十分过意不去非要付钱,可刘洪喜说:“乡里乡亲干这点活要什么钱,快去忙吧。”就这样一来一去,最后闫中耀终于被刘洪喜说得放弃了给钱的念头。

  闲暇时,刘洪喜总愿意一个人琢磨,有时一坐就是几个小时,他把农机各种部件、功能、习性理了个遍,摸清了它们的各自关系,就像自己身上长几个疙瘩那么清楚,久而久之,就练成了靠听就知道农机哪里出毛病的本领。一次,村会计赵永强的拖拉机在地里干活,刚好他从边上经过,站在田埂边停了下来,对赵永强说:“机车的葫芦头出了问题,你抓紧换一个吧。”赵永强笑着说道:“不可能,这车不还好好的吗。”刘洪喜说:“你别不服气,用不上五分钟,车就得趴窝。”赵永强一脸好奇:“别扯了,一会就干完了。”说完开足马力继续耙地。刘洪喜没走几步,赵永强就喊住了他。刘洪喜只好返回来对他说:“我去取工具,先给你修上,等干完活我跟你去买件。事后,赵永强说:“刘洪喜真是神了,听就能听出毛病,真是琢磨到家了。”

  每年一到春耕前和插秧季节就是刘洪喜最忙的时候,平时宽敞的小院摆得满满的农用车,他白天修、晚上修,顾不上吃饭、顾不上休息,加班加点地干,有时车坏地里,只要打一个电话,他就会出现在现场。去年插秧时,村民王永利听出耙地的手扶拖拉机声音异样,心里琢磨着眼瞅着干完了可别坏了,正想着,机器就不动了,他看了半天,不知是何原因,这时天已黑了下来,掂量再三他还是给刘洪喜打了电话,请他来帮忙修理,一袋烟的工夫,刘洪喜就出现在王永利面前。此时的大田里,一片寂静,风不吹、蛙不鸣,只有修车发出的磕碰声,等他们修完已是半夜11点钟,王永利实在不好意思,非让刘洪喜去家里吃口饭,可刘洪喜起来活动一下酸疼的腰笑着说:“你见我端过谁家的饭碗,咱不就会这手艺吗,乡亲有个难咱能搭把手就搭把手,你这么说就外道了。”一番话说得王永利没词了,只好由着他。

  这样的事发生在刘洪喜身上不是一次两次,在刘洪喜看来,给村民修农机具那是应该的,他常说:“大忙季节,车坏了本来就着急上火,咱们给修好了还收钱,那不是咱干的事。”村会计赵永强给刘洪喜算过一笔账,一年修车按1万元收入计算,二十多年下来,他少收入近20万元,在当今社会,刘洪喜的这种一切为村民着想、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显得弥足珍贵。有人认为他缺心眼儿,那么好的手艺,放着到手的钱不要,是不是图点什么?对此,他沉思了好一会说道:“人活着就要干点事,能为乡亲们出把力,那是俺一辈子的心愿。”朴实的话语、高尚的风格,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。

  在刘洪喜的人生旅途中,见不得有人犯难、有人受憋,只要他能帮,就会主动帮一把。村民徐玉辉这两年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总有病,一到春耕播种时就犯难,只要他开口,刘洪喜就会连车带人地去帮忙,灭茬、起垄、施肥、点种,他像种自己家地那么精心,而且一分钱不要,有时徐玉辉觉得难为情,买两盒好烟意思意思,可刘洪喜总是把烟撕开,让帮忙的人抽,从不自己独享,弄得徐玉辉不知该怎样答谢刘洪喜。刘洪喜却说:“谁还没有个难,搭把手,就能度过这道坎儿。”

  村民崔风辉早年得了肥胖症,行动迟缓,妻子智障,农用车不会开,地里活干不了,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贫困户,家里有个天灾病热,缺边少袖时,夫妻俩就愁上加愁,别说借钱,就是找个人帮忙都难,许多人见他们就像躲瘟疫一样,离他们远远的。2015年开春时,他们没钱买种子,借钱无门,两口子的生活陷入了困境,刘洪喜听说后,让妻子张晓云给其送去2000元钱。好心的村民听说后,都劝他:“你这不是拿钱打水漂吗。”可刘洪喜却说:“乡里乡亲的,能搭把手就搭把手,他也不想把日子过成这样。”

  刘洪喜为人豪爽,有一副热心肠,只要是对集体、村民有利的事,他就会去做。2016年秋天,在北沟种地时,他见路面不好,便拿起锹平整路面,妻子对他说:“这路又不是咱一家走,你着哪门子急。”刘洪喜对妻子说:“你不修,他不修,这路还能走吗,咱出把力把路修好,大家不就都方便了,干点活,累不着。”半小时后,路修好了,他看着村民的车安安全全地来回行走,便放心地离开了。

  在此次采访中,笔者心里一直有个疙瘩没有解开,刘洪喜义务修车22年,有时还要搭工搭料,他的妻子赞成吗?为此,刘洪喜的爱人张晓云笑着说:“俺家那口子就是那么一个人,见不得谁家有难、有苦、有灾,这让他受不了。刚开始我心里确实有点不痛快,后来一想,都是屯亲,信得着俺家那口子,搭点工搭点料也没什么,只要大伙不犯难就行。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,笔者听后心里一阵感触,难怪刘洪喜能坚持22年,原来身后有一双温情的手托举着。村书记闫方民感触很深:“刘洪喜这些年水一把泥一身地忙乎,为的是啥,不就是想让乡亲们早日过上好日子吗,俺们村里人都像他那样,村干部就可以一个心眼儿领着大伙奔富路。”

  双龙村的村民是幸运的,他们不用担心春耕大忙季节农机出了故障没人修;双龙村的百姓是骄傲的,他们不再为一件小的农具而耽误半天的时间;双龙村的群众是快乐的,他们不再为花了冤枉钱、用了三天两天又趴窝的机器烦恼,因为他们有天赐的农用机器保护神刘洪喜。刘洪喜,用挺拔的脊梁、瘦弱的肩膀,自愿扛起村民的信任和责任,他将在这条洒满阳光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,直到有一天拿不动工具为止,这是他对乡邻们的庄严承诺。

  通化日报 刘正帮李波

责任编辑: 姜春起